毛主席深知尖端科学技术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他把尖端科学技术摆在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亲自来抓。
1955年1月14日,周恩来邀请钱三强和李四光同座谈,请李四光讲我国铀矿资源勘探情况,钱三强介绍原子核学技术探讨研究状况。周恩来全神贯注地听着每一句话, 并详细询问了原子反应堆、的基础原理以及发展这项事业的必要条件等。
第二天,钱三强和李四光等按时到达的会议室,参加会议的领导人有、、周恩来、朱德、陈云、、彭德怀、彭真、李富春、、等,这是一次专门研究发展我国原子能的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这是一个专项工作会议,但是从阵容之强大,参会人员层次之高,可见主席对这项工作多么的重视。
毛主席主持会议,他讲道:“今天, 我们这些人当小学生,就原子能有关问题, 请你们来上一课。”
李四光首先拿出一小块黄黑色的铀矿标本,说明铀矿资源与发展原子能的密切关系。我国1954年上半年,第次在广西发现了铀矿资源。
钱三强汇报了几个主要国家原子能发展的概况和我国近几年做的工作。他把带去的自己制造的盖革计数器放在会议桌上,把铀矿石装进口袋里,然后从桌旁走过,计数器便立刻发出“嘎、嘎、嘎”的响声,这时全场都高兴地笑了起来。有的领导人兴趣正浓,还亲自做了试验。有人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询问国内国外的情况,气氛十分活跃。
点燃一支烟, 开始作总结性讲话:“我们的国家, 现在已经知道有铀矿,进一步勘探,一定 会找到更多的铀矿来。 我们也训练了一些人,科学研究也有 了一定的基础,创造了一定条件。过去几年,其他事情很多,还来不及抓这件事。这件事总是要抓的。现在到时候了,该抓了。只要排上日程,认真抓一下,一定能搞起来。”
“你们看怎么样?”看了看大家,接着强调说:“现在苏联对我们援助,我们肯定要搞好。 我们自己干,也一定能干好!我们既有人,又有资源,什么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
1956年6月周恩来等在与参加制定全国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的全体学部委员和科学家合影
虽然党中央和毛主席已对原子能发展做了布局,有了明确的方向,但是50年代末60年代初,天灾人祸同时重重地撞击着中国大地。对于中国的原子能事业的发展极为不利。
1959年6月20日苏共中央来信,拒绝提供教学模型和有关技术资料。8月23日,苏联又单方面终止两国签订的国防新技术协定,撤走全部专家,甚至连一张纸片都不留下, 还讥讽说:“离开外界的帮助,中国20年也搞不出,就守着这堆废铜烂铁吧。”
如果真是这样,这对中国原子核科学事业,以至于中国历史,将意味着什么?岂不是中华民族的自立精神将又一次受到莫大创伤!
不过,毛主席早有预见,1958年5月16日,曾在第二机械工业部(即原来的核工业部)的一个报告上批示:“尊重苏联, 刻苦虚心学习,但又一 定要破除迷信,打倒贾桂。贾桂是谁也看不起的。”
但是,中国已经改朝换代了,中国人再也不是贾桂了,中国人的尊严和骨气,再也不是埋在地层深处的矿物。
“自己动手,从头做起,准备用8年时间,拿出自己的!”1960年7月18日在上再次发出号召,“要下决心搞尖端技术。赫鲁晓夫不给我们尖端技术,极好。如果给了,这个账是很难算的。”
在正确的决策之下,原子能战线上的科学技术人员、领导干部和工人、,不论男女老少,个个精神抖擞,投入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核科学的伟大事业。
为了记住那个撕毁合同的日子,我国第一颗的工程代号定名为“596”。
那时虽然遇到今天人很难来想象的困难,但是,人们心中有信念,有决心,对科学技术人员来说,却是干得最欢、最带劲、感觉最舒坦的“黄金时代”。
1964年10月16日我国西部上空升起第一朵蘑菇云的时候,有些外国人还不以为然,以为这仅仅是一个低水平的玩意儿。直到他们对大气中的漂浮物做多元化的分析后,才感到惊讶。
仅仅间隔两年零八个月,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了, 变成全球上从到氢弹发展最快的国家。这回又有人说了:“中国人真神! “
外国人能做到的,中国人经过努力也能做到!这是中国人引以自豪的!在当今的锌片大战中,我们能深深地体会到毛主席的高瞻远瞩和伟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单场砍45+15+10有多难?历史仅7人做到,榜首60+21+10震古烁今
受权发布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的意见
引领儿童呼吸免疫新时代: 《儿童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免疫调节剂合理使用专家共识(2024年版)》解读
华为SATA SSD ES3521A V7发布:最高3.84TB 厚度减半还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