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色红润就是气色好?松山医院:警惕这种罕见血液病

时间: 2024-09-28 03:24:35 |   作者: 产品中心

  近期,重庆松山医院血液内科一周接诊了三名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然而该病实际上并不多见。那么到底什么是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呢?今天就跟随松山医院血液内科专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八十多岁的孙婆婆平素身体健康,精神抖擞,不少邻居夸她:面色红润,气色好。社区义诊时测了血压、血糖都挺好,然而血红蛋白指标过高。孙婆婆女儿疑惑:血红蛋白高、不贫血,这不是好事吗?

  其实不然,血红蛋白水平太高了,血细胞成分过多,血液流动慢、循环不佳,容易形成血栓、造成重要脏器栓塞。孙婆婆来到重庆松山医院血液内科住院,加强完善骨髓穿刺、基因检测,明确诊断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间断接受放血治疗,维持血红蛋白在安全范围内。

  秦阿姨来自周边区县,几年前出现双手麻木,一直当做颈椎病理疗、推拿。为了节约钱辗转于各个诊所2—3年,近段时间慢慢的出现双手疼痛、下肢麻木。秦阿姨脚掌、足后跟、脚踝处都是通红的,因为手掌通红,不排除肝病可能,又进一步做了肝脏相关检查,结果肝脏没问题,却意外发现血红蛋白很高。

  秦阿姨的血红蛋白涨得太快,一直控制不佳,频繁住院放血也极度影响了她的生活和工作。综合评估后给她调整为口服羟基脲治疗,经过3个月细心地调整剂量,秦阿姨的血红蛋白水平终于稳定了,随访半年后手脚麻木、疼痛都消失了,再次回到了工作岗位。

  六十多岁的李爷爷,单位体检发现血红蛋白异常升高,担心是血癌,火急火燎地来到松山医院。李爷爷的脸、脖子都是通红的,之前也很多老同事问过李爷爷是不是上班喝酒,脸这样红,没有晒太阳,也没有过敏,冬天也这样。

  检查确诊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详细检查和沟通后,李爷爷最终选择了干扰素治疗,很快就控制良好。

  同一时期接诊了三位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患者,显而易见,他们都是靠着一张血常规报告发现了端倪。

  在血液内科医生看来,一张简单的血常规也有很多隐藏的信息,需要细心挖掘、仔细分辨。血常规能检查出患者是不是真的存在贫血,是不是真的存在感染,对血液系统疾病和骨髓造血功能也有提示作用。

  红细胞:假如发现红细胞/血红蛋白数量增多,提示体内有几率存在相对缺氧,导致代偿性红系增生。如果血红蛋白数量比较少,说明有贫血的问题。

  血小板:假如发现血小板明显减少,出血风险升高,假如慢慢的出现重要脏器大量出血,甚至有可能出现休克、危及到生命。假如发现血小板过度增多,有血栓形成并且造成栓塞的风险,出现脑梗、心梗、肺栓的风险也随之增高。

  白细胞:如果在做血常规检查的时候发现白细胞数量增高,可能体内有细菌和病毒感染。如果白细胞的数量偏少,可能是免疫系统或骨髓出现了问题。

  上面的三位患者虽然都是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但由于不同的年龄、身体状态、病情表现、治疗反应,最终的治疗方式也不同。

  当血红蛋白高达一定水平后,则需开始静脉放血治疗,放血治疗便捷、高效,但反复静脉放血治疗也会出现铁缺乏的相关问题。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发展十分缓慢,病情在得到一定效果控制后,多数情况下不会影响生活品质,所以应早诊断、早治疗,避免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

  但该病也有一定几率向其他疾病转化,所以也不应掉以轻心,仍需定期复查、监测,以便医师及时作出调整诊治方案。(重庆松山医院 供稿)

  (注:此文属于人民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的主要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人民网重庆7月24日电 (记者胡虹)24日,记者从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今年上半年,成都局集团公司在渝铁路建设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2.25亿元,同比增加28.44亿元,同比增幅25%,西渝高铁、成渝中线公里铁路重点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西渝高铁 西渝高铁缪家梁特大桥项目现场。…

  人民网重庆7月24日电 (记者冯文彦、刘祎)近日,重庆持续迎来高温天气。为满足市民避暑纳凉需求,重庆11个区的39处人防工程纳凉点已有序向民众开放。…

  启动仪式现场。人民网记者 冯文彦摄 人民网重庆7月23日电 (记者冯文彦)22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重庆市委网信办、四川省委网信办主办,重庆华龙网集团承办的“高质量发展中国行·川渝篇”专题活动在重庆两江新区真正开始启动。…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联络帝迈
返回
顶部